刘邦得了天下为什么还要杀害那些功臣?刘邦成功后为什么杀功臣?
刘邦得了天下为什么还要杀害那些功臣?
1.因为刘邦害怕功臣谋反,夺取他的大汉江山。
2.汉高祖建国称帝时已过半百。
3.步入晚年的刘邦变得日益猜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
4.结果臧荼、张敖、韩王信、彭越、韩信、英布等先后被废杀。
5.之后其封国则转入刘氏子孙手中。
6.只有吴氏的长沙国幸免。
7.不仅如此,刘邦还对萧何起了疑心。
8.逼得他设法自污声名以绎帝之疑,第三差点不得善终。
9.其逝前还打算杀忠直的樊哙,因他同是吕氏之婿,担心他助吕作乱。
10.后樊因陈平的保护及高祖驾崩才躲过一劫。
刘邦成功后为什么杀功臣?
首先,是因为刘邦自卑,所以他要杀掉这些人。
都知道刘邦的出生不好,出生于市井,身份低微,然而这些人都很了解他的过去,他的皇帝的位置都是参加起义得来的,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很正规的方式,所以就很少有那种臣子对皇帝的敬畏之心去对他,有些人因为自己功劳大,对刘邦就更加不恭顺,所以刘邦就时常怀疑这些人是不是想要谋反。本来出生就不好,就更加不愿意看到其他人跟自己这么没有君臣之分。
刘邦杀功臣是因为他认为功臣们有不忠的行为,并且他害怕他们会对他进行叛乱。
但是这些功臣都对刘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才能也是刘邦所需要的。
因此杀功臣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决策,也是刘邦治理手段的缺陷所在。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历史上的领导者需要以更加周全和公正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力,而非仅仅依赖于暴力手段。
为何刘邦称帝之后就开始杀功臣:
担心功高盖主 其实这也是历代帝王为了巩固自己势力,要采取各种办法排除那些功劳很大的功臣和曾经对不起自己的人。 在打完江山之后,刘邦按照规矩,给那些功臣们封王,因为这些功臣们在打江山的时候功劳很大,让刘邦有点难做,如果刘邦做得不好,就会引起他们不满,所以刘邦就要处处防着他们。 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个理由,逐渐各个击破,把他们杀掉。这也是历代帝王权衡保住自己的帝王地位的一种表现,比如朱元璋称帝后杀功臣同样的道理。 所以皇帝是不允许有比自己厉害的角色在身边,如果功臣厉害了,显示不出皇权,所以不能功高盖主,如果出现功高盖主将会引来杀身之祸。
刘邦初建汉朝之初,考虑到未来司马迁等人会完善历史记载,因此他对功臣的名望非常担忧。如果功臣名望极高,就有可能对其“削藩”的计划造成反噬。同时,为了加强自己的君权,刘邦决定将大权集中于自己手中,而这些历史上的功臣就成为了他的目标。因此,他对功臣采取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逐渐地削弱他们的实权和名望,削弱他们所代表的势力,防止他们成为他的政治竞争对手。
刘邦为削弱功臣的势力,试图让他们转化为自己手下,暴露其中异己势力、师门等问题并加以清理。刘邦先排除较易对付的对象,然后对名望高、威望大,甚至有些依靠地方和家族势力的功臣采取了慑服和淘汰的策略。虽然这种做法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忠诚和名声,但刘邦依靠此种行径逐渐实现了自己的统治权威。这些功臣的死亡,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得刘邦的政权更加优势,稳定了森严的皇权,确保了他的后代能够稳定地继承王位。
刘邦杀几个功臣时间顺序?
刘邦一共杀害了6位开国功臣,第一个开国工程是燕王臧荼,紧接着是韩信、燕王卢绾、赵王张耳、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刘邦本生性多疑,且心机颇深,手段毒辣,有几位开国功臣都是因刘邦疑心谋反而被杀之
第一个牺牲品是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第二个韩信,在刘邦称帝的第二年被逮捕,罪名同样是企图谋反。5年后,刘邦夫人吕皇后对被软禁多年的韩信仍不放心,又用计将他处死于长安宫中,并且诛连三族。
第三,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第四个燕王卢绾,他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第五,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第六,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将除远处偏远南方而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相继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