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怎么区分?新版中国地图的地图描述?

5个月前 (09-13 05:53)阅读2回复0
看看头条
看看头条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39674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67934
  • 回复2
楼主
  1.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怎么区分?
  2. 新版中国地图的地图描述?
  3. 中国人早在什么时间发现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怎么区分?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怎么区分?新版中国地图的地图描述?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区别如下。

1、地理位置不一样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东南方,分布在北纬15°47′~17°08′,东经111°10′~112°55′之间。

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西为万安滩,东为海马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地理坐标为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

2、地貌特征不一样

西沙群岛海域辽阔,陆域低、平、小,最高的石岛为海拔15.9米,低于5米的岛屿20座,占62.3%。岛礁均为海洋型岛屿,除高尖石为火山角砾岩组成的基岩岛外,其余全是以珊瑚、贝屑为主组成不同岩土的珊瑚岛礁,珊瑚礁盘大,部分海岸发育有海滩岩,地形平坦,地貌类型较简单。

南沙群岛是一海底高原,基部深1800~2000米,具有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盆三大地貌特性,从南至北分为3级阶梯地形。

3、岛群岛礁分布不一样

西沙群岛海域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共有40座岛礁,其中露出海面的29座,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露出水面岛洲最多的一群。

南沙群岛岛礁中的水面环礁的礁体面积有3000平方公里左右,南沙群岛常年出露的岛、礁、沙洲以及在低潮时出露礁坪或礁石的低潮高地共54个,其中水面环礁44个,水面台礁8个,水面塔礁2个

新版中国地图的地图描述?

2013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中,将以往在横版中国地图里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诸岛”插图,此次被全面展示出来。它将南海诸岛与大陆连在了一起,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诸岛内的主要岛屿、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

新版中国地图在2013年1月,以竖版的形式正式发行,是国内首套全景展示中国陆海疆域的地图,首次将南海诸岛与大陆同比例展示。新编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于2013年1月底与公众见面。

新编竖版中国地图编辑提到,在原来的横版地图中,右下角南海诸岛仅作为插图,只有主图比例尺的1/2,只能标注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永兴岛、黄岩岛、曾母暗沙等大的岛屿岛礁,很大一部分岛屿岛礁被忽略。而在此次推出的竖版地图中,南海诸岛和大陆的比例尺是相同的。

中国人早在什么时间发现西沙群岛?

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发现了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和东沙、中沙、南沙等群岛一样,无可争辩地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习惯用以称呼西沙群岛的“七洲洋”这个名称,至晚从十三世纪开始就不断的出现在中国历史、地理等载籍中。

大家都知道中国史籍上的“七洲洋”就是西沙群岛。最早的确切记载,应该说是元史(明代修,但根据元代资料)史弼传。传中记载:1292年,元将史弼率领军队航海“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占城,”进攻爪哇。中外学者考订七洲洋都认为是西沙群岛。

1349年的汪大渊“岛夷志略”记中国航海人民的谚语,头两句是“上有七州(应作“洲”)下有昆仑”。这和十五世纪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在他的“星槎胜览”中所记的,“俗云: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显出一源,这里所谓的“七洲”,就是“七洲洋”。费信这几句话可能是从汪大渊书上转录的,但他自己确是到过七洲洋,因为这是当时航路所必经的。

1621年茅元仪撰的“武备志”转录有郑和当时所绘的地图,图上就著录有“七洲”、“万里石塘”的名称。学者认为南中国海的各岛群,在明代已被收入中国版图。西沙群岛上明代就经常有中国人,如前此在该处一个活珊瑚礁下发现的一批明代铜钱“永乐通宝”,已经学者考证,认为最可能是属于当时居留岛上的中国渔民的。明代航海家和沿海人民都熟知七洲洋,如1536年的黄衷“海语”(宝颜堂秘笈本)说:“自东莞之南亭门放洋至乌潴、独潴、七洲(三洋名),星盘坤未针至外罗,坤甲针四十五程至占城旧港”,就很确切地说出七洲洋的方位。

清代沿海人民对七洲洋和南中国海其他岛群的熟悉决不下于明代。1730年左右,陈伦炯所记的“海国闻见录”和1820年杨炳南所记的航海家谢清高口述的“海录”,对七洲洋都有更多的记载。“海国闻见录”的附图中,更是清楚地将七洲洋和“万里长沙”和“千里石塘”,即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都作为中国沿海岛屿而列入中国版图的。

据记载,我国在北宋(公元960-1126年)政府已把西沙群岛置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并派水师赴该海域巡逻。

1909年,中国清政府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军视察西沙群岛,并在永兴岛上升旗鸣炮,宣示主权。1911年,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将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水域划归海南岛崖县管辖。

2012年,中国政府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了三沙市的各类权力机关。

中国古代政府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42郡,其中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南朝时,朝廷仍派出舟师巡视南海。《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西沙群岛包括在内。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唐穆宗时明令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

《琼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将西沙群岛列为广南水军的巡海范围之内。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0
回帖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怎么区分?新版中国地图的地图描述?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