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大刺客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18小时前 (13:56:06)阅读2回复0
看看头条
看看头条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863379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72675
  • 回复2
楼主

历史上四大刺客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刺客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四大刺客也是在此时期闻名。四大刺客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侠义之名,是因为他们都甘愿为赏识自己的人献身,“士为知己者死”就是他们的刺客信条,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的刺客荆轲便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历史上四大刺客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分别是:春秋时期吴国人专诸,刺杀目标吴国君主吴王僚,相关故事“鱼腹藏剑”;春秋末战国初韩国人聂政,刺杀目标韩国宰相侠累,相关故事“弟忠姐烈”;春秋末期晋国人豫让,刺杀目标晋国赵氏家主、赵国创始人赵襄子,相关典故“士为知己者死”;战国末期卫国人荆轲,刺杀目标秦王嬴政。

引言

刺客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也就是现代所谓的杀手,为达成某种目的(如政治原因,个人私怨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基本都是出于政治目的展开的刺杀任务),从而对目标任务展开谋杀或暗杀,最终达成对目标人物及其相关事物造成致命打击的目的。诗人李白的《侠客行》一诗中便鲜明地刻画了刺客这一神秘职业的特色。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历史上四大刺客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鱼腹藏剑——专诸刺王僚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事情起因是吴国的王位之争,吴王诸樊之子公子光(吴王阖闾)不满堂兄弟吴王僚继承王位,因此让专诸刺杀吴王僚,从而夺取王位。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是兄弟四人中最知书达礼、仁爱贤明,因此深得父亲寿梦的宠爱,于是寿梦想在去世后,将王位传给四子季札,但季札却不肯接受王位,于是便立长子诸樊,但寿梦却留下了遗愿,一定按照兄终弟及的继位方式,目的便是将王位传到最宠爱的儿子季札手中。

但吴王寿梦的遗愿却没能实现,寿梦第三子夷昧去世后,将王位传给弟弟时,季札依然没有接受,为表明决心,还躲避去了卫国,于是王位就传到了吴王夷昧之子公子僚手中,即吴王僚。这下使诸樊之子公子光不高兴了,公子光认为他的父亲是最先继位的,叔叔季札又多次拒绝继位,既然叔叔没有继位,应当是自己继位,于是便开始暗中招贤纳士,以便夺回王位。

历史上四大刺客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吴越春秋》记载:“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

之后公子光在伍子胥(吴国大夫)的推荐下得到了专诸,原因是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途中结识了专诸,伍子胥初见专诸时,便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于是便将专诸推荐给有野心的公子光。之后公子光盛情招待了专诸,还像对待宾客一样好好待他,于是专诸便成为公子光的亲信。

在吴王僚继位九年,楚国的楚平王去世后,吴王僚便乘机对楚国发难,而公子光感觉夺位时机来临,便对专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专诸也认为国内空虚,可以谋划。于是公子光以头叩地对专诸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最终在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实施了夺位计划,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让专诸刺杀吴王僚,这便有了“鱼腹藏剑”的故事。专诸为了顺利接近吴王僚完成刺杀,就将匕首藏于鱼腹之中(故称鱼肠剑),之后献至吴王僚面前时,专诸从鱼腹中取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当下便毙命,这便是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

专诸刺死吴王僚后,也被吴王僚身边的卫士当场刺穿胸膛而亡,公子光在场面一度混乱时,放出事先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卫士,最终全部消灭,随后公子光自立为王,这便是历史上的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即位后优先厚葬了专诸,将其子专毅任命为吴国上卿,完成了对专诸的承诺。

弟忠姐烈——聂政刺韩相

聂政刺杀韩国相国,起因是韩国大夫严仲子受韩候宠信,从而遭到韩相侠累嫉恨,严仲子担心被侠累杀害,便逃离韩国,四处游历,寻找侠士复仇,经人介绍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侠客聂政,之后便有了聂政刺韩相的故事。

聂政本是韩国人,其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是当时有名的侠客,后因除害杀人,聂政便和母亲、姐姐去往齐国避仇,以屠宰为业奉养老母亲。之后游历到齐国韩国大夫严仲子经人介绍下,得知了聂政的往事和侠义便前去拜访,几次拜访后和聂政逐渐熟络起来,之后严仲子赠黄金百镒(约2000两黄金)与聂母为礼,但聂政不敢接受馈赠。

严仲子便对聂政说起了过往,听说聂政很讲义气,送上黄金只是为交朋友,并没有其他请求。聂政对严仲子说:“我之所以降低志向,在市井做屠夫,是希望奉养老母亲,母亲在世,不敢用生命去答应别人”,最后没有接受严仲子的馈赠,但聂政心中已经将严仲子视为知己。

因聂政只是平民百姓,严仲子贵为诸侯的卿大夫却不远千里,委身结交,聂政认为自己待严仲子的情谊太浅薄,严仲子还献上黄金为母亲祝寿,将聂政视为亲信之人。但聂政因为母亲的原因,只能将严仲子的恩情记在心中。

数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聂政完成葬礼在守孝结束后,便前去寻找知己严仲子,为其帮忙。得知严仲子和韩相之前的前因后果后,聂政拒绝了严仲子增加的车骑壮士助手,决定一人独行前去韩国刺杀侠累。

抵达韩国后,聂政看着守卫森严的相府毫无惧色,随后仗剑只身直入侠累所在的大殿,在一众甲士反应不及,还呆若木鸡时,聂政的剑就已经刺入韩相侠累的胸膛,顷刻间侠累便丧命当场。此时旁边的甲士也醒悟过来围攻聂政,聂政虽然武功高强,但仅有一人一剑,双拳难敌四手,聂政在击杀数十人后,自知无法逃出重重包围,于是用剑毁坏面容,破腹自尽。

聂政此举也是为了担心被人辨认,从而牵连家中的姐姐。之后聂政的尸体被暴尸于市,韩候高金悬赏只求刺杀韩相的凶手姓名,但聂政姐姐得知后怎么会不知道弟弟的心思呢!聂政姐姐也是一个烈性女子,不想埋没弟弟的英名,没有害怕牵连,反而大胆地趴在弟弟尸体上痛哭,最终因哀伤过度、心力交瘁,死在弟弟身旁。后有人感其侠义,便收尸厚葬姐弟二人,这便是聂政和其姐姐“弟忠姐烈”的故事。

豫让刺赵襄子,士为知己者死

豫让刺杀赵襄子是为主复仇,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曾先后给范氏和中行氏做过家臣,但都默默无闻,直到遇见智瑶(晋国执政大臣)后,豫让才受到重用,智瑶对豫让也很尊重,以国士相待。

在晋国赵氏联合韩氏和魏氏攻打智氏,并杀死智瑶后(晋国赵氏家族赵襄子不仅杀死智瑶,还将他的头骨做成饮具),豫让便发誓要为智瑶复仇,豫让为此进行了两次刺杀赵襄子的计划。

豫让为了接近赵襄子,便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之人,携带匕首进入赵府修整厕所,等待时机刺杀赵襄子,但还没刺杀便被赵襄子发现,而豫让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是为智瑶报仇,赵襄子认为豫让是义士,便放走了豫让,豫让第一次刺杀以失败告终。

不久后,豫让展开了第二次刺杀,豫让这次为了顺利为主报仇,不惜将面容和声带损坏,就是为了使相貌和声音无法被辨认,就连豫让的妻子都不认识。之后豫让伪装成乞丐沿街乞讨,并摸准赵襄子出行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出行途中伺机刺杀,但赵襄子的马在豫让埋伏途中受惊,豫让再一次被发现。

不过赵襄子在此次遇袭后,并没有放过豫让的打算,虽然对豫让为主报仇的行为很受感动,但如果再放过豫让,豫让还会进行刺杀,于是赵襄子命卫士将豫让围住。豫让见此情形也明白生还无望,就请求赵襄子脱下一件衣服,让他完成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也满足了豫让的要求,豫让便拔剑跳起来多次刺向衣服。

之后豫让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知伯矣!”(大意是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然后以剑自杀。

其实以豫让的才华,只要假意委身侍奉于赵襄子,就能得到赵襄子的亲近,再行刺杀计划便能轻而易举,但豫让认为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有悖君臣大义。可见豫让的正直之心性远非一般人可比,而豫让的故事也被流传开来,也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

对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荆轲刺杀秦王是因为燕国太子丹为了报复秦王嬴政。

太子丹和嬴政原本是要好的朋友,两人在年幼之时都曾在赵国为质,两人都是质子身份,便结伴一起玩耍,最终发展成好朋友。之后嬴政成为秦王后,太子丹还是质子,又被父亲派往秦国做人质,太子丹心想和嬴政是好朋友,嬴政会好好招待自己,但嬴政身为秦王,早已不是曾经的嬴政,对太子丹不怎么友好,为此,太子丹逃回了燕国,并开始寻求报复嬴政的办法。

奈何秦国强大,燕国又弱小,太子丹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最终只想到了一个不成熟的计策:派遣勇士前往秦国,用重利诱惑嬴政,以此劫持秦王嬴政,让其将侵占各国的全部土地归还,如果此举失败,就趁机杀死秦王,以打乱秦国部署,然后趁机联合各国共同伐秦。

太子丹在燕国大臣、太傅鞠武的介绍下,结识了燕国勇士田光,便将谋刺秦王的计划告知了田光,但田光因身体年迈、力不从心的原因,就推荐了挚友荆轲,因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且为人慷慨侠义。就这样,太子丹又结识荆轲,在太子丹的礼遇和请求下,荆轲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最终荆轲携带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原秦将,后叛逃燕国)前往秦国。

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在易水河边为他饯行,高呼《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秦王得知燕国敬上樊於期首级和督亢地区的地图后,便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荆轲,随后荆轲为秦王展开地图,在图卷展到尽头时,事先藏于图中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便趁机刺杀秦王嬴政,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知道,荆轲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荆轲为了想活捉秦王,来逼迫秦王归还各国的土地,因此分心,没能尽全力刺杀,最终导致计划失败,荆轲也死在了秦国。

结语:

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四人虽为刺客,但他们却并非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行侠仗义,他们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得到了人们的敬佩。他们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使他们的英名和事迹流传千古,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各自的侠义之名,因此被称为“四大刺客”。

虽然四大刺客的刺杀计划并未全部成功,但他们的刺杀事件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使吴国王位易主;聂政刺杀韩相的经过,侠义之名流传千年;豫让为主复仇,“士为知己者死”的献身精神成为千古绝唱;荆轲刺秦王虽然失败,但那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谁又不知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也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0
回帖

历史上四大刺客是谁?他们有什么事迹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