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巴彦县走出去的名人有哪些
在巴彦县走出的名人中,与大家分享三位,一位是革命英烈张甲洲,两位是新时期的中将。
张甲洲(1907.5.21—1937.8.28),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屯人,抗日英雄。
中学时期,因反抗封建军阀两次被学校开除,进入工业学校后又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捕,出狱后赴北平求学。1928年进入北平大学理学院学习,1930年为因营救被捕的清华大学同学,再次入狱。
1930年8月入党,9月考进清华大学,兼任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北平市委代书记等职,与胡乔木等人参加《北方青年》《现代中学生》创办工作。
1932年5月回巴彦,与于久公、夏尚志等一起,在巴彦七马架(今镇东乡)小学校组织一支200余人的抗日武装队伍,任总指挥,开展武装斗争。游击队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转战于明水、安达、呼兰、青冈、兰西等地区,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不久,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巴彦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 张甲洲任师长,吴福海任政委,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
1933年初,36军江北独立师在日寇的疯狂扫荡中被打散,当时的满洲省委不恰当地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张甲洲、赵尚志,将二人开除党籍,但二人仍继续斗争。张甲洲在富锦中学任教,多次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为其传递情报,运送军用物资。
1937年8月28日,抗日将领祁致中为了张甲洲的安全,派参谋长李景荫等人去富锦接应他转移,途中遭伪地方团队伏击。在战斗中张甲洲腹部中弹后牺牲。在清华的“清华英烈”碑和北大的烈士纪念碑上都留下张甲洲的名字。
傅秉耀, 1940年11月生,黑龙江哈尔滨市巴彦人,中将军衔。
1959年2月参加解放军。曾任陆军第39军116师347团团长,陆军第39军副参谋长。陆军第39集团军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刘世民,1945年3月出生,黑龙江巴彦县巴彦港镇刘光膀屯人,武警中将警衔。
1963年参加解放军,曾任解放军某部宣传干事、副科长、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委、解放军某政治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报社政治部主任、副社长,武警部队政治部副主任,武警部队后勤部部长,武警部队副司令员、副政委等职。
1996年7月晋升武警少将警衔,2003年7月晋升武警中将警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