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畲族过年习俗吗?请分享一下
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地区,主要特点是:大范围与汉族杂居,小范围民族聚居。福建省福州地区罗源县的畲族聚居地依然保留着比较传统的过年习俗。
这里过年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农历腊月廿四,即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主人无论在何处谋生都要回到家里“祭灶”。晚饭后,主妇们把厨房收拾干净,就可以将灶糖、灶饼等摆出来供奉灶公、灶嫲了。除了灶糖、灶饼、花生、瓜子,还可以摆上甘蔗、荸荠、苹果、橘子、柚子,也有人摆巧克力、卤鸡爪、卤鸭爪等零食。总之,想让灶公、灶嫲享用的时新零食都可以摆上。但有一条必须遵守:每种供品装一盘(或一碗),总的碗盘数量以双数为宜。土灶一般有两口锅,前灶、后灶的碗盘数任选3、5、7、9这些单数,这样,两个灶的碗盘总数就是双数。另外,甘蔗必须有头有尾,不削皮。荸荠也不削皮。
祭灶(一)
祭灶(二)
小年过后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于洗洗涮涮、蒸年糕、备年货。如果哪个亲戚家里有人做寿的,还得赶在除夕前上门给人做寿。传统的寿礼是“一对红烛+一双鞋子+一双袜子”。不过,现在风俗都改良了,多是给寿星一个红包表心意。通常,主人家的回礼是文饼(地方小吃,油炸面,孩子们称之为“薯条面”)、土粉(手工番薯粉丝)或手工圆糍粑(用饼模压出造型的)。
手工圆糍粑
大年三十是除夕,家家户户都要挑一担供品到村里的宫祠去,供奉保护一方水土的各路神仙。回到家里,还要给自家的祖宗们上供。
给祖宗上供品
这些流程结束后,就可以准备年夜饭了。这里的年夜饭很早,大多数人家下午三四点就开饭了。遇到晴好的天气,年夜饭吃完了,太阳还没下山呢!饭后,别人都闲下来了,惟有主妇们还在忙碌。她们要蒸一笼干饭(留着正月初一吃),给谷仓、厅堂放好供果,把锅灰刮掉,把灶膛掏干净,并把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这一切都收拾停当,除夕夜就降临了。畲家过年的第一阶段到此结束。
第二阶段从正月初一持续到元宵节。初一凌晨五、六点钟左右,家家户户的男主人洗漱、净手后,点起供桌上的蜡烛,点上新春第一柱香“接神”,随后,炮仗就噼里啪啦地在黎明的晨曦中炸响。一家连着一家,炮仗的轰炸声此起彼伏,声声催促人们早起。此时,女主人们都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家人准备正月初一的点心:一碗太平面+煎蛋。只要听到自家“接神”的炮仗响起,大家都自觉地起床洗漱了。家人们之间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安静祥和的气息。等大家都吃过点心,主妇就开始准备早饭了。新年的第一餐必须吃素,所以,主食是除夕夜准备好的木桶干饭,配素菜(用菜油煮一碗豆腐,炒一盘蔬菜即可)。刚吃过点心,如果不想吃早饭,得说“我吃饱了”,不能说“我不吃饭”。若是不小心说了“我不吃饭”,话音未落,说话的人心里就会偷偷嘀咕几句,“哎呀,糟了!我今年会不会吃不上饭呀!”
正月初一,禁忌多多:不能大声说话,更不能吵架,不能叫人起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家里有小孩子,大人有时会找一块洗净的棉质尿布备着。一旦孩子冒失,说了不吉利的话,就用这块尿布给他(她)擦擦嘴,不吉利的话就失效了。此外,正月初一的白天,所有人不能躺在床上睡觉(以免田埂坍塌---这对农民来说,可是件天大的事),不能去别人家串门,更不能去走亲戚。另外,初一至初四这几日,不管家里垃圾有多少,都不许倒到外面去。你能做的就是把垃圾归拢到一起,等到初五早上统一清扫后再送去垃圾场。
初一至初四,人们的生活主题就是吃吃喝喝。从初二开始就可以走亲访友了。如果附近的村庄有人组织舞龙的话,一般是安排在初一至初五这几日。关于舞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支舞龙队如果今年春节来舞过龙,那么,接下来的两年也必须舞龙,要舞满一轮(三年)。舞龙队舞到自家厅堂的时候,可别忘了拔几根龙须放进水缸驱邪哦。
舞龙
正月初五,俗称“开假”,意思是说从这一日起,人们可以去做自己的营生了。这天一大早,人们必须把家里所有的垃圾清理了倒掉,然后,才能开始煮早饭。饭后,该上班的去上班,该赚钱的去赚钱。现在,不少人都进城上班,所以,初五过后,大部分人都离家外出了。对他们来说,这个年已经过完了。
但是,对留守家里的人来说,年还没过完呢,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因此,每家每户还得天天“打香”(初一至十五,每天晚饭后,男人要负责把宫祠里和家里的香点好,俗称“打香”)。元宵节当天还得杀鸡宰鸭到宫祠里供一供,回到家里也得再供一供。元宵节过完,这个春节才算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