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_寿县旅游团

3天前 (03-12 11:11)阅读2回复0
看看头条
看看头条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926604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85320
  • 回复2
楼主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

王亚樵昔日的“小弟”华克之,曾经这样评价:“王亚樵是一个精神旷达,乱七八糟的好汉……”,而这位在民国时期令人闻风丧胆的好汉,却死得非常凄惨,而且,还与自己手下的老婆有关。

1935年11月,王亚樵秘密组织骨干成员孙凤鸣持枪刺杀蒋介石,未曾想,行动失败。

无奈之下,孙凤鸣掏出手枪,对着汪精卫连开了三枪,将汪精卫打成了重伤。

蒋介石听说后,大发雷霆,他狠狠地给戴笠下达了死命令:“悬赏100万,捉拿王亚樵;捉不来活的,就要死的。”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_寿县旅游团

王亚樵听闻这个消息后,先是逃到了香港;后来,为了彻底摆脱戴笠的追杀,他带着20余名部属及其家眷从香港辗转到了广西梧州。

这里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盘,这两人与蒋介石貌合神离,几乎处于半独立状态。

因此,在王亚樵看来,广西梧州应该是最安全的。

起初,事情就像王亚樵预料的那样,戴笠根本找不到他的藏身之地,更别说是刺杀他了。

直到有一天,戴笠的手下想出了一条“以人寻人”的妙计,才算是将王亚樵一步一步置身于危险之中。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_寿县旅游团

原来,王亚樵有一个得力干将,叫余立奎,此人,因为在南京参与刺杀汪精卫被李怀诚出卖而遭到逮捕。

为了查到王亚樵的藏身地点,戴笠安排特务对余立奎百般折磨,但是,余立奎是一个硬汉,任凭特务狠狠毒打,他始终不肯透漏有关王亚樵的半点儿信息。

可是,戴笠打听到,余立奎有一个小妾叫婉君,对王亚樵及其重要部下十分熟悉。

于是,戴笠决定从婉君入手,寻找王亚樵的线索。

戴笠安排特务接近婉君,并假装好心地劝道:“蒋委员长一向器重王亚樵的才干,找到他是为了救他、重用他,至少可以委任他一个省主席当当。”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_寿县旅游团

为了打消婉君的疑虑,特务们还对婉君许下了诺言:“找到王亚樵,我们就会立马放掉余立奎,说不定,也会给个专员、厅长一类的大官干干。”

婉君一听,动心了,她和丈夫余立奎追随王亚樵这么多年,过得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整天提心吊胆,东躲西藏,从来没过一天安稳的日子。

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岂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想到这里,婉君答应了特务的请求,表示自己会出面寻找王亚樵。

戴笠得知婉君的决定后,非常高兴。

不过,这不是儿戏,能否找到王亚樵关系到整个中统的名声,也关系到戴笠日后的前途。

为了稳住婉君,戴笠亲自与婉君面谈,并一手赠送给婉君10万元巨款,同时,戴笠还许下诺言:“事成之后,奖金数目更为可观。”

但是,此事重大,关系着王亚樵的人身安全,面对重金利诱,婉君也不敢随意透露王亚樵的消息,她想确认一番后,再做决定。

为了确认戴笠的意图,婉君天真地问道:“戴先生,你真的是为了亚樵哥好吗?”

“那还有假?我和亚樵是患难之交,是磕过头的结拜兄弟,他做了高官,我也能沾沾光啊”,戴笠信誓旦旦地答道。

婉君听后,深信不疑,当即表示,自己用不了几天就会找到王亚樵的下落。

可是,婉君高兴的太早,她只听进了戴笠的高谈阔论,全然没有注意到戴笠眼中透露出的丝丝杀气。

果然,没过三天,婉君就将王亚樵藏身在广西梧州的消息告诉了戴笠。

戴笠听后,异常兴奋,内心之中马上策划了一个诱捕王亚樵的秘密方案。

这个方案离不开婉君的配合,甚至,戴笠还让她打了头阵。

1936年9月中旬,婉君从香港来到梧州,找到了王亚樵,告诉他:“我在香港生活困难,我也想来梧州生活。”

王亚樵听后,深信不疑,当即答应下来。

几天以后,婉君再次告诉王亚樵:“亚樵哥,我有重要事情与你商量,请你来我住处一趟。”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平日里异常谨慎的王亚樵,接到婉君的邀约后,想都没有想就赶往了婉君的住所。

殊不知,戴笠早已在婉君家周围布下天罗地网,想给“暗杀大王”王亚樵来个瓮中捉鳖。

当毫无防备的王亚樵刚刚踏进婉君的房间时,早已埋伏在门口的特务们突然向他撒了一把石灰,迷住了他的双眼。

在双眼灼热而又看不见的情况下,王亚樵同特务们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可惜,双拳难敌四手。

最终,王亚樵身中5枪,被刺3刀,当场死亡。

心狠手辣的特务们撤退之前,又残忍地用刀剥去王亚樵的脸皮,同时,为了灭口,将余立奎的小妾婉君杀害了。

王亚樵死后,他昔日的手下郑抱真,带着徒弟许志远,买官收殓,将王亚樵安葬在了梧州的倪庄村。

曾让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等上海滩大佬害怕、让蒋介石头疼的一代乱世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暗杀大王的生涯。

他死后,他的手下去了哪里?

我们先从“刺汪勇士”孙凤鸣说起。

孙凤鸣:化身晨光社记者,行刺汪精卫,比王亚樵死的还要早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场,根据会议安排,开幕式结束后,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会与参会的委员们集体合影留念。

眼看拍照的时间快要到了,可是,蒋介石迟迟未到。

出于好心的汪精卫,一连两次走进蒋介石的休息室,请蒋介石出来拍照,均被蒋介石拒绝了。

原来,蒋介石见张学良、阎锡山等人带保镖来了,他担心有些人浑水摸鱼也进入了会场,所以,小心驶得万年船,他并不打算出席这次合影。

汪精卫见请不动蒋介石,转身就要离去,此时,蒋介石开口了,他提醒汪精卫:“我不去,我劝你也不要去。”

汪精卫不听,他一个人去和委员们合影了。

这时,化装成记者的孙凤鸣见刺杀蒋介石不成,便退而求其次,从箱式相机里掏出手枪,朝着汪精卫连开了三枪。

汪精卫应声倒地,身受重伤,拍照现场立刻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场的张静江滚到在地,孔祥熙一头钻到附近一架汽车底下,反观张继反应比较快,他迅速跑到孙凤鸣背后,一把抱住了孙凤鸣。

这时,张学良眼疾手快,一脚踢去,将孙凤鸣手中的短枪踢落在地上。

汪精卫的卫兵朝着孙凤鸣连开三枪,击中了孙凤鸣的胸部,孙凤鸣即刻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他被击倒后,卫兵从他身上搜出6角毫洋和作为自杀用的鸦片烟泡1枚。

其实,孙凤鸣事先准备了3枚鸦片烟泡,另外两枚,他已提前服下。

由此看来,孙凤鸣早已抱定了誓不生还的决心。

国民党当局竭尽全力抢救孙凤鸣,动用的医疗人员、救护设备甚至超过了对汪精卫的救治标准。

他们就是希望从孙凤鸣嘴里了解行刺的背景。

可是,孙凤鸣非常坚强,他在重伤中,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口咬定:“我是大老粗,我凭良心做事,没什么背景。”

第二天凌晨,孙凤鸣便去世了,年仅30岁。

1987年,孙凤鸣被追认为抗日爱国志士,他家乡的政府和人民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园;1988年7月,碑园建成,昔日同为王亚樵手下的华克之,此时已经86岁高龄,他亲自赶到徐州,为孙凤鸣主持揭碑仪式,并挥泪写下一首悼念诗:生无私人怨,死因国事非……

华克之:曾被悬赏10万元,1998年去世

孙凤鸣刺杀汪精卫一事引起了轩然大波,蒋介石虽然没有受伤,但是,他明白孙凤鸣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找到戴笠,要求限期破案。

一时间,南京城中黑云罩日,全程封锁。

很快,特务们逮捕了孙凤鸣的妻子崔正瑶、晨光社的贺坡光、张玉华,以及与晨光社有往来的人;株连到的亲朋好友非常之多。

然而,在这场血雨腥风中,唯独走脱了一名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晨光社社长胡云卿。

戴笠查到,所谓的胡云卿只是一个化名而已,他真实的名字叫华克之,江苏宝应人,但是,无论出动多少人马,无论是掘地三尺,还是顺藤摸瓜,就是抓不到华克之。

一年后,华克之突然出现在香港,公开发表了当时刺杀汪精卫的真相。

原来,他是国民党左派,因不满蒋介石背叛革命,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晨光通讯社,准备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刺杀蒋介石。

未曾想,蒋介石非常谨慎,没有出场,只能退而求其次,刺杀了汪精卫。

此文一出,蒋介石立即下令追捕华克之,并悬赏重金10万元,大有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之意。

但是,华克之却神秘地消失了,彷佛人世间就没有这个人存在一般。

几年以后,在潘汉年的情报系统里,出现了一位叫张建良的情报奇才,他在上海和香港之间神出鬼没,来回折返,一方面刺探敌情,另一方面偷运军火,屡建奇功。

这位张建良便是销声已久的华克之。

1937年,他来到延安,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随即被派往华南,在李济深和陈铭枢身边工作,做上了延安和华南之间的信使。

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华克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他广泛的人际关系,为我军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为我们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大量不为人知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华克之仍然在情报战线上工作。

1998年,这位传奇人物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享年96岁,走的时候非常安详。

郑抱真:主动安葬了王亚樵,后来成为合肥的首任市长

郑抱真是安徽合肥人,出生于1897年,与王亚樵是老乡。

1924年,经过大哥郑绍成的介绍,加入了上海“斧头帮”。

两年后,“斧头帮”改为“铁血抗日锄奸团”,郑抱真成为该团的二号人物,负责内外联系、行动谋划以及筹备武器等工作,经常游刃于南京、北平、广州和香港等地。

1936年3月,郑抱真、余亚农跟随王亚樵来到了广西梧州。

当年10月,王亚樵被戴笠杀害,郑抱真与其夫人没有逃避,反而是大胆地为王亚樵安排后事,将王亚樵暂时安葬在了广西梧州。

之后,郑抱真回到上海,将夫人和孩子安排在老百姓家中,自己只身一人回到家乡,组织武装力量继续抗日。

1939年,他率队加入新四军,成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纵队长,一年后,被提拔为江北游击纵队副司令员,实现了从传奇侠士到正规军的华丽转身。

1949年1月,合肥解放,郑抱真被安排回到家乡担任合肥市首任市长,后来,又被调任到皖北担任行署副主任,这个头衔相当于副省级。

合肥虽然解放了,但是,百废待兴,在当时还是一个烂摊子、穷摊子,在财政上十分困难。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郑抱真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发行地区性信用公债,让企业、民众购买。

这样一来,不仅迅速解决了当时的金融困难,还促进了物资流通商贸营业。

同时,他还倡导并亲手办起了合作社,在城内开设农民招待所,解决了外地、外乡支前农民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促进了大军渡江的保障工作。

连续没日没夜的工作,郑抱真身体严重透支,最终积劳成疾。

1954年12月,在上海病逝,享年57岁。

余立奎:铁血硬汉,没有出卖王亚樵

余立奎,出生于1889年,安徽合肥东北乡元疃村人,与王亚樵是同乡。

其实,余立奎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少年时代,曾在其舅舅家的店铺里帮工,12岁时,外出当兵。

1910年,余立奎毕业于安徽陆军讲武堂,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

1921年,加入上海“斧头帮”,后来,“斧头帮”改为“铁血锄奸团”,余立奎成了这个团的核心成员,并参与了“刺杀宋子文”、“给日本海军旗舰‘出云’号安装炸弹”等多次行动。

1935年11月,因孙凤鸣刺杀汪精卫一案,余立奎被逮捕入狱,其实,余立奎并没有参与刺杀汪精卫的行动。

国民党当局之所以要抓余立奎,就是因为余立奎与王亚樵关系密切,戴笠想从余立奎嘴中挖到有关王亚樵的藏身地点。

但是,余立奎是条硬汉,任凭特务们百般威逼利诱,他始终不肯透露半个字;只可惜,他的老婆婉君受到特务们的蛊惑,出卖了王亚樵。

后来,余立奎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是,他一直被关押了13年之久,才被放了出来。

出狱后,余立奎一直处于监视之中,在威逼之下,接受了国民政府给他提供的虚职。

1949年春天,解放军进迫长江,并发起了渡江战役,当时,国民政府的人员纷纷南迁,有的去了广州,有的去了台湾,可是,余立奎没有走,而是设法留了下来。

南京解放后,余立奎也得到了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51年,,回到安徽后,余立奎当上了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务。

1967年,余立奎病逝,享年78岁。

除了这4位得力干将,王亚樵还有余亚农、贺坡光、张玉华等助手,但是,刺汪案发生后,贺坡光和张玉华被判处死刑,至于余亚农,他后来加入民主同盟,帮助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后,他担任皖北政治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皖北行署监委会副主任等职务,至于其他手下,命运各不相同。

0
回帖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_寿县旅游团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