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的生长环境要求是多少?
沾化冬枣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冬枣品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它的耐寒程度因品种和种植条件而异,一般在零下5°C以下时可以正常生长。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一些品种可能会出现冻害或落叶现象,沾化冬枣是一种适应性强、耐寒性较好的冬季水果。
有研究根据沾化历史极端更低气温(1972年1月,-21.3℃)推断沾化冬枣在休眠期可以耐受-20℃以下以低温,这种结论缺乏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
滩化就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严寒天气,连续4天更低气温低于-10℃,日平均气温低于-12℃,凌晨中南部地区更低气温低达-20℃左右,境内测得极端更低气温-20.9℃,出现在中部地区。
根据宗晓鸿等人调查,此次低温天气使境内冬枣大量遭受冻害,入春后发现大量不萌枝(死枝),且有整株死亡现象。
从受冻害程度及各地气温监测记录来看,沾化冬枣在休眠期遇-16℃以下低温会受到冻害,-18℃以下低温会致灾,-20℃以下低温会大量受灾。
相对而言,树势较弱、旷野种植的枣树受灾更为严重,由此可见,沾化冬枣冻灾的发生既与低温程度有关,也与枣树营养情况、小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我国各冬枣主产区越冬期出现-18℃以下低温属小概率事件,因此冬枣冻灾并不多见,但这也导致各产区对冬枣冻害疏于防范,一旦出现严寒天气,易大面积受灾,对来年冬枣产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目前各主产区冬枣均已进入休眠期,防范极端低温造成冻害主要有以下可行措施。
1. 改善枣园小气候,提高局地环境温度
大型水体周边和有遮挡物的区域,小气候气温往往能比大气温度高2-3℃,极端低温天气影响期间,北部相对近海地区、庭院种植、与大型林木间植的冬枣受灾不明显。
这些地区因靠近比热容较大的大型水体、或受周边大型遮挡物热辐射等原因,实际的小气候温度是略高于大气温度的,因此可以有意识的将冬枣与林木、村落、水体等分散间杂分布,尽量避免在空旷的内陆腹地栽种,以提高抗寒能力。
2. 科学生产管理,避免透支树体营养的生产方式
2016年低温天气中受冻害最严重的沾化冬枣是那些因为土壤贫瘠或过度开甲等原因导致树体营养不良的枣树,整株死亡的枣树多为重开甲树,而当年树势较强的枣树大都受害较轻,应当杜绝过施化肥、过度开甲等破坏土壤、损伤树体的生产方式,而应通过改善土壤肥力等方式来增强树势,减少灾害。
3. 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急措施
目前对低温天气的准确预报时效在7天以上,即只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一般能提前一周左右掌握低温天气发生情况,在低温天气发生前,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地面或枣树辐射降温,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枣园小气候,以减少冻害发生,常见措施有枣园铺草、堆土,堆放柴草秸杆,枣树绑草等。
4. 建设农业设施
如建有可用的防冻棚室,则能够更加便利、更加可靠的防御低温冻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