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墓为什么在泰安?

到此一游 17分钟前 阅读:1 评论:0

冯玉祥墓为什么在泰安?

冯玉祥墓生前的遗愿。

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在乘坐“胜利号”豪华客轮从美国驶向苏联的途中,被突然着起的大火浓烟窒息而死。冯玉祥去世后,苏联按照陆军最高礼仪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然后其夫人李德全按照冯玉祥“死后烧成灰”的遗愿,将冯玉祥的遗体火化。

李德全几经辗转,把骨灰从莫斯科带到北京。1949年9月1日,中央在北京举办了冯玉祥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 建国后,冯玉祥的骨灰没有及时安置。冯玉祥身故后,他的生前好友李济深、郭沫若、张治中等非常关心善后。

郭沫若等人考虑到冯玉祥有两次隐居泰山的经历和“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的名言内涵,便向李德全提议把冯玉祥安葬于泰山,上报中央人民 *** 。1949年11月5日,中央 *** 同意了李德全将冯玉祥骨灰葬于泰山的请示。

扩展资料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曾反对过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

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了直系军阀头子、贿选总统曹锟,组织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将清废帝溥仪逐出故宫。后来他又多次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并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 *** ,率部在五原誓师,配合北伐军的行动出兵河南。

1927年,他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 *** 活动,后于1928年起举兵反对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与中国 *** 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并率部多次击败日寇,收复大片失地,后在 *** 军队和日军联合进攻下失败。

冯玉祥先生于1946年9月赴美国考察。1948年7月31日响应中国 *** 的召唤,离美回国参加新成立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行至黑海,因轮船起火而遇难。党中央为纪念冯玉祥先生的历史功绩,按其遗嘱而安葬泰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冯玉祥墓

溥仪死后埋葬在哪?

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   当时,清西陵的工作人员找到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并说服她,于1995年将溥仪的墓葬迁到了清西陵。清西陵有关负责人介绍,将溥仪墓葬迁入清西陵,一是因为溥仪登基之初,就确定此地为他的陵墓;此外,清西陵所在地保定易县经济条件差,这样可以带动旅游发展。   

宣统皇帝是清朝第十代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代帝王。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字浩然,生于1906年,死于1967年,其父亲是光绪皇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在溥仪墓的两侧,一侧是溥仪真心喜爱过的谭玉龄,一侧是婉容。

冯玉祥墓为什么在泰安?

标签:冯玉祥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