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目标包含哪两个层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2)增强学生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这两个层面相互支撑,共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主要指个体在各种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以及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2、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这主要指个体的学习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这主要指个体的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主要指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包括情绪稳定、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不仅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 *** ,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且也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的有效途径。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内容: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而言,包括学习适应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的咨询和调适;情绪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