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专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 康人格,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切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这种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 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根据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 *** 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
中学阶段如何克服焦虑和抑郁?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上还比较稚嫩,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在突然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也容易心理失常,因此,作为我们教师要全面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心理问题,要加强教育的镇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焦虑在我校学生身上表现的比较普遍,其中大部分学生较轻微,持续时间也较短,这种轻微、短暂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然而也有很少的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 *** 很敏感,他们入睡困难,易被惊醒,经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这种心境不仅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若不及时疏导和诊治,容易演变成一种稳固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就转变成为恐惧症等影响。
中学生焦虑这种心理主要源于学习压力,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1、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压力,咨询时,有的同学说:“我想学好,但不知怎的,总是学不会,心理觉得很闷”。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得法引起的,他们为不知如何学习而苦恼,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在心理上逐渐造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对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严重者情绪沮丧,出现轻生的思想,2、学习成绩好带来的心理压力,调查时,也有同学说:“我整天睡不着,总是怕自己的成绩会由好变差”。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竞争激烈,心理脆弱,总想保持学习成绩好的优势,不能承受考试失败的打击,因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3、考试及升学带来的压力,调查时,还有同学说:“越接近考试,我就越慌,慌什么?什么都慌!这种情况主要是升学压力过大,平时学习不扎实,临考恐惧而引起的情绪紧张和情绪波动。
面对中学生的焦虑心理,我们该如何出招呢?
一、 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一番风顺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和挫折才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成长。所以面对生活我们一定要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让消极的情绪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这样只会让那我们对生活失去信心,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也会让焦虑症渐渐走近我们生活。所以乐观和积极永远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二、 广交朋友。朋友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很多焦虑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也不愿与人交流,所以不要长期封闭自己,将自己禁锢起来,要学会打开自己的内心去接纳别人。广交朋友不经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能让自己寻找到生活的快乐。当快乐情绪赶走消极的情绪,神经衰弱也会渐渐离我们的生活远去。
三、 多运动减轻生活压力。运动是缓解压力最为有效的 *** 之一,当我们积攒的压力无处释放时,运动是最为有效地手段。让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和压力随着身体每一块肌肉的运动得到有效的释放,多运动不仅可以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也是神经衰弱自我调节最为有效的 *** 之一。
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心理自我调节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三餐的饮食一定要规律,科学搭配,不要暴饮暴食或者是胡乱吃一些东西 ,这样不仅是对健康的一个损害,也会使心理焦虑近一步加重;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熬夜,长期熬夜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健康冒险。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抑郁,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人类心理失调的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体验过的情感的“心理感冒”。联合国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抑郁是1990年世界致残的首要原因,权威人士估计,若将轻型抑郁包括在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11%。并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因素中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对抑郁症尚无精确统计,但实际上抑郁症随时随地可以在人们的身边出现,只是人们还没有正视这个心理之一疾患而已。
一些中学生在情绪上表现出悲伤、孤独、颓废,自我评价消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抱有恐惧倾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往往不引人注目,他们不影响课内外秩序,不妨碍教学和各项活动,但随着不良情绪的发展和内心紧张情绪的加重,他们会日益消沉下去,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病,有的还会做出自伤行为,通过调查询问我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主要是由下列一些因素造成的:
1、长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偏低或丧失。
通过抑郁案例分析发现这类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偏低且个体差异显著,在调查的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独立性六个因素中,自信心因素的得分明显低于各个因素的平均得分。
2、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学生早恋的现象发生,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困扰。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一般都会有比较强的想与异 *** 往的心理需求,对自己的形体,尤其是性特征的关注比以前明显增强,有的急于确立恋爱关系,把这种所谓的“恋爱关系”作为了解异性的最主要手段。同时,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如黄色书刊、淫秽影像、 *** 的影响,加剧了青少年的不良感性需要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使部分中学生陷于其中,一旦感情处理不妥,关系破裂,心理便会长期抑郁不安,萎靡不振。
3、家庭环境的影响及不适当的教育方式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的正常发育起了消极影响,如单亲家庭或名存实亡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就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忙于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家庭气氛的不和谐,也容易给青少年带来不安的心情。家教方面,家长对孩子在物质方面的百般迁就,生活上百般呵护,而在学习上却又百般苛求,这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情况。中学生常常无休止的陷入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之中而难于自拔,加之家庭对子女的交友活动严加控制,无视其独立性的要求,因而大大加剧了中学生的抑郁心理。
如果中学生遇到烦恼,学会向人倾诉,那就不会抑郁不安,但在我们发现青少年遇到烦恼,不去找人倾诉,而是自己闷在心里。
以上种种原因,在引发中学生抑郁心理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无助、无望、自我无能的心理,并且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和恐惧心理状态之中,对前途丧失信心。下面就针对以上原因,就如何预防抑郁心理提几点建议。
1、端正认识。知识就是力量。对抑郁症的了解越多,你能给予他的帮助就会越大。首先要认识到抑郁是一种已被医学确认的疾病状态。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抑郁源于性格上的软弱,当听说某人有抑郁时,会觉得:“他就是太脆弱了,什么艰难都没经历过,还抑郁,我看就是没事闲的”——类似的民间说法还有很多版本,言外之意就是我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坚强我优秀。这种感觉会让抑郁的人对自己更加怀疑,认为自己失败到连快乐的能力都丧失了。
抑郁不是过错,它是你碰上压力的应对方式,需要小心的是抑郁会“变脸”。我们在抑郁的时候,有时不是用自己的心理来说话,而是用躯体来说话。身心合一,这可能恰恰是情绪对我们的表达,给我们的信号。巨大的压力往往是现代人抑郁的源头,但是,对压力的看法及应付方式,比压力本身更加重要。我们的人格、气质、价值观,既可能会保护我们免受抑郁的侵袭,也可能把我们往抑郁推得更近。
2、家庭、学校的理解支持。事实证明,在不同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心理健康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家庭环境里成长的青少年,由于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一样。在家庭中教育中,首先父母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要知道,只有“阳光”的父母才能打造出“阳光”的子女。
在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一切环境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一切力量都是教育的力量,尤其对学生的成长、心理的成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学校要将“以人为本”落实为“以生为本”,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 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努力摒弃“应试”教育的禁锢,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积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用心灵塑造心灵。“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3、加强引导,积极组织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学生应该努力走出社交障碍的阴影,融入广阔的天地。这就需要学习交往的艺术,懂得人际交往的原则,正视自己,宽容别人,真诚主动,不拘小节,学会倾听、学会微笑,避免言谈中的失礼,学会欣赏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让他们在和别人的交往中走出自伤、自恋、自怜的封闭而狭小的心理空间,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的情味。
4、完善人格,调整心态,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心。具体可如下去做:①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帮助,不要默默承受。②将大事分割成小块,一次只做一件。③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④抑郁时,关注自己的思维和观念。特别要注意你评价自己、标识自己的方式。⑤注意找出你抑郁的主题(例如,寻求赞同、羞耻、不幸福的人际关系、不现实的理想、完美主义),找到后向它们提出挑战。
5、加强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帮助有抑郁心理的中学生走出“牢笼”。 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更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怎么让孩子在学校完成由他律到自律这是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加强对有抑郁心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