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祖师爷?丁宝桢的最后结局?

3个月前 (09-28 02:08)阅读2回复0
看看头条
看看头条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763414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52682
  • 回复2
楼主

鲁菜祖师爷?

鲁菜祖师爷?丁宝桢的最后结局?

易牙,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的御用厨师,同时也是鲁菜的祖师。

传说易牙厨艺高超,中国四大菜系的鲁菜便是自齐国传承而来。易牙还创造性的发明了食疗之法,自今为广大养生专家广泛推崇。

可以说,易牙作为厨师行业祖师当之无愧。

丁宝桢

鲁菜乃是八大菜系之首,很多鲁菜流传到外地以后,经过改良、成了其他菜系的看家名菜。下面就介绍两种。

2018年9月,宫保鸡丁同时入榜“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四川十大经典名菜。可是,如果追根溯源,就会知道这道菜最早是山东菜。

清朝时,贵州人丁宝桢到山东任巡抚。此人对烹饪颇有研究,嗜辣、且喜欢吃鸡和花生米。

当时,山东有道名菜叫做“酱爆鸡丁”;丁宝桢对此进行了改进,让家厨宋驼背将鸡丁和红辣椒、花生米一起下锅爆炒。这就成了宫保鸡丁的雏形。

这道美味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后来逐渐传到了市井当中、深受欢迎。

这道菜的出现,“山东大花生”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山东的花生如果不好吃,丁宝桢就不会喜欢;不喜欢吃花生,就不会把花生放到菜中,也就不会有宫保鸡丁的诞生。

“宫保”二字,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死后,清廷为了表彰他,追赠“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

“宫保”是明、清各级官员的虚衔,由高到低依次是: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

丁宝桢本人曾经在山东、贵州、四川等多地为官,所以这道菜流传很广,山东菜、四川菜、贵州菜里都有“宫保鸡丁”,做法也各有不同。山东版的突出酱香,贵州版的是糊辣味,四川版的是麻辣味。

易牙:是鲁菜的祖师、也是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

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

易牙是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操作烹饪的庖厨,好调味,很善于做菜,易牙作为雍人,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因为他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他又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他被厨师们称作祖师。

丁宝桢的最后结局?

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也没有,尽管安德海深受慈禧的器重,但他作死挑衅丁宝桢被杀,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作为主人慈禧不但没有为其报仇,反而更加重用丁宝桢。

“宫保鸡丁”这道菜我想大家都不陌生,鸡丁、花生加上红辣椒放入锅中爆炒,无论是用来配酒还是配菜都非常合适,而发明这道菜的人便是晚清中兴名臣之一的丁宝桢。

除了发明宫保鸡丁外,丁宝桢还做了另一件广为流传的大事——杀死慈禧最宠幸的太监安德海,可即便如此丁宝桢仍然没有遭到报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生于1820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名列殿试金榜第二甲第22名,进入仕途。此后,丁宝桢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

1886年4月21日,丁宝桢病逝于四川成都,享年66岁。丁宝桢为官清正廉洁,朝廷所发俸禄大多数救济了贫困百姓,以至于债台高筑,无钱办理丧事。最后,还是丁宝桢的下属一起凑钱,办理了丧事。

丧事办完了,就要扶柩回乡了。中国人有落叶归根的理念。一个人,不管生前漂泊多远,死后都会归葬故里,“魂归故里”。丁宝桢的家乡是贵州平远,照说他的灵柩要送回贵州平远。而且,四川与贵州相邻,送回贵州更为方便。可是,丁宝桢的灵柩却经过长途跋涉,从四川成都运抵山东济南安葬。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丁宝桢在贵州平远已经无家可归。

原来,丁宝桢当年考中进士后,没有多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丁宝桢按照制度辞去官职,返乡丁忧。就在丁忧期间,贵州发生“匪患”,侵扰百姓。丁宝桢为了保卫家乡的安宁,散去所有家产,变卖祖传房屋,组建了一支800人的队伍,与“匪患”作战。

后来,“匪患”虽然被平息下去,丁宝桢的老家却不存在了。1863年,丁宝桢到山东任职山东按察使后,便带着家眷和兄弟族人们一起赴任。

丁宝桢在山东先后任职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和山东巡抚,前后时间长达13年之久。期间,丁宝桢的妻子谌氏和二哥等人先后辞世。丁宝桢向朝廷请旨,将亲人们安葬在济南。清朝规定,易地做官者,不能把家安在任职之地。可是,朝廷鉴于丁宝桢的特殊情况,便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丁宝桢在济南购置10亩土地,作为亲人去世后的安身之地。

山东是著名的孔孟之乡,有着深厚的人文环境。丁宝桢从小就熟读孔孟著作,仰慕孔孟之乡。同时,丁宝桢长期在山东任职,与山东结下了特殊的情谊。

丁宝桢在山东期间,为山东父老做了大量的民生实事。

1875年,丁宝桢以“靖海安边”为名,在济南建造了山东机器局,而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使外洋一人夹杂其中”,制造了一批性能优良的武器。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上去世,享年66岁。 由于朝廷发放的俸禄被多数用于救济贫困百姓,这位封疆大吏病危时竟然债台高筑。 身边的随从随员们聚集在一起拿出钱帮助办理丧事,扶柩回乡才能够成行。

丁宝桢死后,山东父老联名具奏朝廷,请求将他的灵柩运回山东安葬。朝廷下旨:"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并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诚 。其子丁体常等遵从父亲之遗命,为了不扰民,由水路扶丧。次年秋,灵柩回归济南。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二十五日,丁宝桢安葬于历城的丁家林地元配谌夫人墓的东侧

0
回帖

鲁菜祖师爷?丁宝桢的最后结局?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