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几月有霜?
公历10月23曰有霜。我国日历由公历和农历组成(工农兵)
1、公历:公元记年,一年365.2422天、四季、十二个月、五十二周,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除二月)。
属于 阳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365.2422天)为依据
缺点:只顾太阳,不顾月亮,月份与月相无关。
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29.53天)为依据
缺点:偏爱月亮,丢掉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使日子与节令脱离。
2、农历:干支记年,一年354.36天,十二个月(除闰月),每月二十九天或三十天。
农历是阴阳合历——优点:统一阳历和阴历,保持两全其美,既能照顾季节时令,又能使每月的月相与日期固定。
※简单介绍干支记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
计算方法:如 2003年,先减去3年,然后2000除60,余20,0为天干里面的癸,20除12余8,8是地支里面的未,所以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1383264,2003年为癸未年,明年2004年为甲申年。
三、闰年与闰月:
提出问题,学生看书后回答,引出闰年、闰月的概念:
A.地球公转一周是365.2422天,而一年的天数为整数,小数部分如何处理?(P138思考)
B.月相周期为29.53天,那么12个月共计多少天?与公历一年的365.2422天相差多少天?如何处理这对矛盾?(354.36天,相差11天左右,所以每隔两、三年就要少一个月,所以,要加上一个闰月)
闰年:公历,公元年能被4整除(世纪年必须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该年为366天。(多出的一天为2月29日)
闰月:农历每隔2、3年有一个闰月
四、二十四节气:
P138观察(课件)、思考,得出:
1、农历的年、月、日与公历的不同(原因:依据不同)
2、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农历的组成部分,为什么呢?(看书P139上面)从而再次理解农历属于阴阳历。
3、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四季更替来划分的,而四季更替又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所以,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属于阳历的成分。
联系生活看P139的表,同时思考讨论你听说过或感受过哪些与节气有关的四季变化或对生活的影响。
1、节气含义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立——即将开始之意,表示春夏秋冬即将来临
夏至 冬至
至——到,表示盛夏和寒冬到了
春分 秋分
分——平分,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于夏至和冬至的中间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开始打雷,气温上升,惊醒冬眠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
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
雨量增加,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
麦类等夏收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
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 大暑
暑——炎热,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处暑
处——终止,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
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
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
开始下霜
小雪 大雪
开始下雪,至大雪形成积雪
小寒 大寒
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
2、综观节气和天文、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二十四个节气反映了四个方面:
反映四季变化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反映气温变化 小暑 大暑 处暑 小寒 大寒
反映天气现象 雨水 谷雨 白露 寒露 霜降 小雪 大雪
反映物候 惊蛰 清明 小满 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