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九年级,全册,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我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时,例如,当我们敲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但我们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试着证明桌子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学生想出的方法只要能说明桌子是振动的。
例如,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你用手敲桌子时,你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这表明桌子振动。或者模仿课堂上的实验,在桌子上放一些
泡沫塑料
用手敲桌子时,可以看到颗粒泡沫塑料
颗粒在振动。教师应肯定前后两种方法,特别是前一种方法,并给予高度赞赏。如果你使用课堂上没有提到的方法进行验证,你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新课程标准强调鼓励从一个例子中得出推论,鼓励与现实联系。2.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公里。假设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这么远,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需要多长时间?大型喷气式客机呢?找到所需的数据并进行估计。
答: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首先,在实践中,声音是不可能从北京传播到上海的。这里的问题只是一个假设。此外,声速、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火车的速度、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速度等数据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需要自己找到数据。事实上,由于这种计算不需要太准确(或太准确),根据发现的数据,或者你知道一般值,最终估计。在这里,不要用物理计算问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不要打击学生参与问题研究的热情。相关数据如下:
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线距离约为1 500km(实为1 463 km);
从北京到上海的航线距离约为1 200 km;
Z13(北京一上海)快车平均每小时运行120公里左右;
737客机平均每小时行驶600公里左右。
这个问题反映了两个能力培养点。①假设。这是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常用的问题的起点。假设在物理问题中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理想的模型和简化问题。②估计。估计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许多情况下,估计比精确计算更有实际意义,更能解释问题。
这里估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注意
理论联系实际
,给出令人信服的问题解释。3.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多少敲打声?亲自试试,说出真相。
答:会听到一两次敲打的声音。具体能听到多少次,与铁管长度有关。
这个问题不能只给出绝对的答案,否则会种下“重计算,轻事实”的恶果。如果一个学生听到两个声音,他应该告诉其他学生两个声音的条件(主要是铁管的长度足够长)。如果没有学生听到两个声音,老师和学生是否可以一起讨论一个以上的声音?听到一次以上的声音需要哪些条件?简而言之,不要简单地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计算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验经验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来说是困难的。40 毫米长的铁管和安静的环境不容易满足。教师最好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些方便的线索。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理论探索的第二阶段。
4.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它可以向相反的方向传播。一个同学对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大叫,经过1次.5s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声速按340m/s计算) 答案:255 m。
这个问题不拘格式,只要能正确计算。同时,你可以问学生,这个问题可以有几个解决方案。
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小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音比液体中的声音更快 ,液体中固体中的速度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到影响 影响。答案:小、大、温度。
第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1.如果你家里有乐器,观察它是如何发出声音的,以及如何改变音调和声音的。
答: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或举办一个小研讨会,互相交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