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11分钟前阅读2回复0
看看头条
看看头条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1657389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31477
  • 回复2
楼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云龙讲一下,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慢慢地发现、开采、渗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对夯实文化功底,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鉴赏能力都有帮助,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云龙从汉字教学、古诗教学、阅读教学以及经典诵读几个方面切入,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统领。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们广阔的文化视野及人文素质;有助于从小立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从小增强孩子们作为华夏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古诗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悟到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诗中,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眼前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春天的景色里,杨柳都“醉”了,更何况极具灵性的人呢?就在这醉人的温馨的氛围中,在这早春的迷人的背景里,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奔跑着、嬉戏着,匆匆忙忙放起风筝。“儿童散学归早来,忙趁东风放纸鸢”,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在学生的脑海中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领悟文化美。

很多古诗词中渗透着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例如王安石的七绝《元日》是一首欢庆春节的诗,此诗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千古绝唱。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时,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教学本诗时,我引导学生了解过年时古代人们有哪些风俗习惯,引发他们对各种风俗的兴趣,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主动去了解中华古老的文明。例如:诗中有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说: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其中的“桃符”就很有渊源。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

古人云“幼志于学”,青少年时期是每一个人养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最佳时期。而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继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诵读经典的意义,“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诵读经典是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达到的目。

在诵读经典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经典学习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诵读《弟子规》时,有些地方学生难以理解,一味地背诵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资料,让学生诵读前观看,生动的情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他们更加愿意诵读。

在汉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

在单元课后穿插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

寓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像《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白蛇传》、《牛郎织女》等,都是经典的寓言和传说故事。寓言往往通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诙谐幽默,令人难忘。往往让人们摒恶从善,净化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故事则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礼节、习俗、节日。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就能体会出很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对新一代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领域创作者云龙

0
回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