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咬文嚼字》写一篇赏析短文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
一、结构简洁明了,思路新颖别致。一般的议论文在文章的开篇马上就会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演绎论证。而本文的结构虽简洁明了,但思路新颖别致。首先作者在文章开头例举四个事例,从不同角角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作者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
二、事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譬透彻。对于议论性的文章,如果文中不举事例,道理就会显得抽象晦涩;而事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使人信服;而事例如果解说不好,道理也就讲不透彻。本文的最大的写作特点,就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简单的追求“简洁”是文学创作中必须反对的这一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惊讶的意味”和“斩截的意味”却已存无多,因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因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造成的,从而很好的论证了上述这一观点。
三、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力,在课文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时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另外,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当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因此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的,同时作者的这种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更是值得我们共同借鉴的。
总之,本文虽是一篇畅谈文学创作的随笔,但它更以其不同凡响的写作特色吸引了读者,使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