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样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大学》中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进取、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内涵。“明明德”强调了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即通过自我修炼和提升,达到品德高尚、德行卓越的状态;“亲民”则强调了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即通过关注民生、关心民众,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止于至善”则表达了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即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以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些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在大学之道这句话中:
之一个关键词是“明德”,它相当于我们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虽然可能会被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而有时昏昧不明,但其本体之明,却未尝息止,也就是说,“明明德”就是要不断擦亮本来就存在的“明德”。
第二个关键词是“在亲民”,旧本孔颖达注为:“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也就是说,“亲民”是指要把人民放在心中,以人民为出发点,关爱人民、服务人民。
第三个关键词是“止于至善”,张居正解释为,这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也意味着追求完美和极致,即止于至善,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构成了大学的“三纲”。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