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学大都以学科命名,而欧美大学多以地名和人名命名?_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大学
为什么中国大学大都以学科命名,而欧美大学多以地名和人名命名?
世界上大学之母诞生于被誉为“红色之城”的博洛尼亚(Bologna),是意大利最秀美的城市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博洛尼亚是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首府。博洛尼亚大学(l’Università di Bologna)——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没有之一。博大开创了世界大学教育的先河,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世纪,欧洲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学校由教会垄断,普通百姓都是文盲。11世纪下半叶,博洛尼亚地区的一些学者和青年突破教会学校的垄断,掀起学习罗马法的热潮,后人称这一热潮为“博洛尼亚文化复兴”。学者们纷纷举办法学讲授所,学生和教师在此基础上自发组织,逐渐形成一个多种专业额协会式大学 Lo Studio,这一名称直到18世纪末才改为“大学”( l’Università)。这所大学很快壮大起来,于1200年建立了医学系和哲学系,1360年增设神学系,到14世纪末各系科已基本完备。各国学子负笈而来,13世纪时学生已有一万多人。在当时的大学里,教师按照自己的才能教授某种课程,并结成不同的团体。由于博大的建立是逐步形成的,并没有确定的建校日期。于是有人根据资料大致推算出博大初创年代,最后由市政当局和校方达成共识,选定1088年为博大诞生的年代,2088年将是博大千年校庆。
🌸🌸🌸博大建成后,成为了一个样板,很多师生外迁,创办新的大学,博大在某种意义上是其他大学的“母校”。欧洲其他国家也以博大为样板,建立了自己的大学,高等教育之风吹遍了整个欧洲,而后传至美洲。这些大学都是在市政当局(英、荷、挪威、瑞典)、州议会(美、德、澳)、省(加) 支持下创办自然以地名冠之。欧美另外有相当部分大学由私人、教会出资捐建,这一类多用人名冠名(如: 斯坦福大学);当然某些公立大学为纪念开国元勋,以人名冠名也不在的话下 (如: 华盛顿大学、杰弗逊大学...)。 --------------- 🌸🌸🌸我国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北洋大学‘’诞生于清未,民国时期多条腿走路办学,即政府、教会、私人办学;大学与在校生数目,有了飞跃发展。大学命名几乎与欧美没有太大差异。可惜在这黄金时代,祖国遭遇日寇入侵,全民族以抗战为首要任务,值得令人欣慰的是香火仍传,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联合办学,中央大学移至重庆,浙大内迁遵义,厦大内迁长汀...,有效地保证薪火相传! ---------- 🌸🌸🌸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中苏友好条约‘’签署后,整个大陆校风丕变。一切以苏联为师、为模板,一切以苏联专家意见为圣旨、为行动纲领。大学以行业、学科进行全国性的彻底地调整。並相应的以石油、矿业、煤炭、海运、化工、纺织、轻工、钢铁、铁道、公路、农业、林业、水产、机械等等行业性、专门性大学进行组建、命名。 ----- 🌸🌸🌸改革开放后,针对信息时代、新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学生素质培养、学制、学科设置进行了反思; 痛定思痛着手学科整合与学科交叉,尤其是组建985高校时,一些综合性大学进行有效地学科混搭、整顿、合并探索,力争文理结合,理工兼顾;一些工科大学也纷纷往‘’科技大学‘’、‘’理工大学‘’贴牌靠拢,发力进軍;而专业性、行业性的大学也开始内外兼修,如‘’水产学院‘’向‘’海洋大学", "铁道学院"向‘’交通大学‘’,"矿业学院"向‘’理工大学"挺进。无奈七十年漫长岁月留下烙印太深,未免留下明显的刀斧痕迹,一时纠偏谈何容易。 🌸🌸🌸 故现在我国专业性、行业性大学之多也就不奇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