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需要读大学呢?在大学学到的以后真的用的到吗?
为什么人需要读大学呢?在大学学到的以后真的用的到吗?
社会上大部分的人才来自于高校毕业生(大学生),这点毋庸置疑!因为最终能走进大学之门的,毕竟是那些自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历经几次选拔了的精英孩子。
但在这个选拔过程当中,不少智商高、有特长的孩子,由于教育问题、选拔方式问题以及自身主观态度问题等种种原因,并没能顺利通过学校教育途径而踏进大学校门。
社会最终评定一个人是否是真人才,是从来不看文凭学历之高低的。
一个人能上大学,当然应尽量去上大学;但如果实在上不了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就废了。
现在人们想上大学,目的上并不都全是为了深造学习知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为了拥有将来入职就业时所需的一块“敲门砖”。
现在社会的各行各职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文凭。 因此,没有大学文凭,就没有进入岗位展现才华的机会!
靠文凭来衡量、招聘人才的方式,是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初次判断,但并不是最终判断。当没有人单位对人才还不了解时,也只有借助文凭来判断。不管其大学学得怎么样,但至少能一路闯进大学校门就很不容易、不简单。
但我们也可以试想一下:
如果社会在招聘人才时, 完全能够做到唯贤是用,根本不看文凭,那么,一个人上不上大学就会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什么途径去学真本领!
事实上,很多大学也并没有让学生学到多少真本领。
特别是一些文科类院校或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了几年,并没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在文化水平上,能保持高中水平不遗失就很不错了。对他们而言,上大学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随着年龄的变大、社会活动见识面的增广了,心智更成熟了。
近期,一个网上热点:山东农村女孩陈春秀被人顶替上大学一事,也说明了当今社会在用人时“唯文凭”特点:
高考成绩才300来分的“学渣”,顶替了陈春秀600多分的“学霸”而上了大学,不一样也大学顺利毕业,拿到大学文凭,并凭文凭还“混”到了一份好职位吗?
你对此又作何解释呢?
请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