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双脚?
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双脚?
幼儿园教案:我有两只脚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自己有两只脚,小脚会做事,是自己的好朋友 通过看、摸、玩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脚 体验和小脚玩游戏的快乐我有两只脚 幼儿围成圆圈,原地坐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脚 ——(导入)看!王老师从门口到你们这里是怎么过来?(脚走过来的)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指身体的某个部位,当指着小脚的时候小脚跺起来,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和我们的小脚做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自由地看,摸,捏自己的脚,一边回答问题。1、 你有几只小脚?脚上有什么?(脚指头、脚背、脚底、脚后跟)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脚的用处)——小脚小脚真能干,每天帮助我们走那么的路?我们的小脚除了能走路还有什么本领?(小脚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帮助幼儿了解一些爱护脚的知识)——小脚这么有本领,对我们的用处这么大,我们该怎么样保护小脚呢?
2、 教师请幼儿坐在地上,一起玩“比脚印”的游戏 ——请小朋友听老师念儿歌,听到“伸出你的小脚丫”时,你们就把小脚丫伸出来:听到“找个朋友比一比”时,就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小脚丫:听到“收回你的小脚丫”时就把自己的小脚丫收回去。
3、 教师边念儿歌变带领幼儿做动作 ——胖脚丫,瘦脚丫,伸出你的小脚丫,胖脚丫,瘦脚丫,找个朋友比一比,胖脚丫,瘦脚丫,收回你的小脚丫。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高质量统一的教学设计好,还是教师自由发挥的教学设计好?
教学设计的好与差,不是以是否按统一的模式做出来为标准,而是看它是否适合自己教、是否能调动学生学、是否能把教材里的有用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出来。
题主先入为主地用”高质量“一词修饰了形式统一的教学设计,请问你怎么知道它一定就是高质量的呢?题主已经确定了统一的教学设计是“高质量”的,为什么题目的后面还问哪个好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撇开题目本身的毛病,笔者回到两种设计风格的比较上来。如果八股文式的、面面俱到的教学设计只是为了达到学校设定的标准,只是为了好看,为了应付检查,而不具实用价值,那么又何谈高质量呢?不但不好,还累人,倒不如把力气用在多多辅导学生上,和学生打打乒乓球也比伏案写教条来得有意义。这种迎合权威学说的统一模式,还会助长教育上的 *** 。而自由发挥的教学设计,完全是为了实用,可简可繁,可紧扣教材又可旁征博引,可严谨有序亦可随堂应变,可圈圈点点也可纲举目张,甚至可以胸有成竹、彩排于心而无需留痕于纸上,一切以高效备课、从学生实际为出发点,这种自由发挥的设计,不受僵化的模式羁绊,更有个性、更有活力、更能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更能提高备课能力,更有利于教师在专业上快速成长,而且再累也会快乐着,不会有统一模式下的教条主义产生的职业倦怠感。
如果允许教师进行自由发挥的教学设计,不作“东施效颦”式的模仿或条条框框式的约束,那么教师的备课乃至整个工作都将处于宽松的环境之中,教师也就享有了充分的教学自 *** ,教师才认为这是自己在工作,而不是按别人的旨意、失去自我地工作,教师也才能真正且最大程度地感受到教育教学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的快乐和幸福感、成就感。
芬兰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一流教育的楷模,他们的学校,一年到头都几乎看不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影子,他们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事,跟教育局无关。学校出现什么问题,由当事人自己协商解决,协商不成,通过诉讼方式处理。笔者虽然不能完全赞成这种做法,但认为它多少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
所以,教学设计的好坏,全在于是否实用,是否省时、高效,是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下又能灵活机动,是否能调动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给课堂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至于是否统一模式,完全没有必要。个人觉得,还是自由发挥的好。
我是百姓茶馆,欢迎常来坐客,请一边饮茶,一边聊聊教育里的那些事儿。让我们一起研究教育教学,做有智慧的教育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看头条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看头条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